打基础 修内功 我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有了新方向
中国商报(记者 蒋永霞 文/图)6月11日,商务部等17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并围绕着“下沉”和“上行”农村商业体系建设的两项主要任务,从升级改造、创新发展、加强监管等诸多方面提出了31条具体意见。
该意见是继国务院常务会议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部署后出台的一部操作性文件。面对当前我国县域商业体系发展中存在的短板,该意见从打基础、修内功、求突破等方面指明了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方向。
河北省乡镇一家连锁超市
改造农村流通网络打基础
意见提到,近年来,我国县域商业发展迅速,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总体上看,我国县域商业发展依然滞后,商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与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还存在差距。不久前,在介绍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有关情况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表示,农村商业领域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突出表现在农村商业设施水平低、商品服务质量不高、市场秩序欠佳等方面。
要想发展,必须先要打好基础。因此,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成为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
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意见在第一部分介绍了总体要求,紧接着第二部分就对健全农村流通网络做了具体部署,其中重点提到商业设施的升级和改造。包括完善县城商业设施,改造提升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等;鼓励企业通过自建、合作等方式,建设改造一批乡镇商贸中心,推动购物、娱乐、休闲等业态融合,改善乡镇消费环境等;改造农村传统商业网点,鼓励商贸流通企业输出管理和服务,通过技术赋能、特许经营、供应链整合等方式,改造夫妻店等传统网点,发展新型乡村便利店等。
除了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外,在县域商业领域还有其他方面需要提升。在吹风会上,王炳南提到,对于县域商业领域存在的这些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进行了重点研究,商务部也将从四个方面对县域商业基础进行升级。除了设施升级,还要进行商品服务升级、模式升级、监管升级。商品服务升级,要引导城市生产流通企业进入农村市场,向农村延伸营销网络,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商品服务,推动更新换代。模式升级,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另一方面要推动农村传统商业企业大规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软硬件升级。监管升级,“十四五”时期,把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和加强市场监管放在突出位置,市场监管部门将充实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完善城乡联动机制,加强源头治理,严厉打击农村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经营行为等。
围绕下沉上行修内功
意见提到,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渠道下沉和农产品上行为主线,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市场倾斜,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与消费提质良性循环。可见,“下沉”和“上行”是贯穿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的核心,很多具体工作都围绕着这两个重心展开。
王炳南提到,“十四五”时期,“下沉”和“上行”是农村流通工作的两个重点,也是农村商业体系建设的两项主要任务。“下沉”就是引导推动城市的生产流通企业下乡,带动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新理念下乡,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上行”就是推动农产品进城,建立更紧密的产销衔接,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损耗,让城市消费者获得质量更优、价格合理的农产品。
“下沉”和“上行”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消费能力的重要推手。随着时代变化,在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中,它们又有了新的含义。
如今,“下沉”不仅要让现有的商品进入农村,还要提供适合农村市场的产品。意见提到,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消费品。通过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电商平台大数据分析,了解农民消费特征,支持消费领域平台企业挖掘市场潜力,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以农民需求为导向,鼓励生产企业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日用消费品、大家电、家居、汽车等,促进农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完善农村道路、水、电(充电桩)、通信等基础设施,改善耐用消费品等使用环境。
除了产品下乡外,还要增加服务的供给。意见提到,优化农村生活服务供给。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加快建立完善县乡村协调发展的生活服务网络。鼓励城镇市场主体到乡村设点,直接向农民提供服务,缩小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
“上行”的重心在于农产品进城,意见对这块内容做了三方面的部署。一是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包括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稳步推进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二是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能力。支持产地建设改造具有产后商品化处理功能的集配中心、产地仓等,鼓励研发应用产后初加工、精深加工设施设备。三是加强农业品牌培育。建设完善农业品牌标准体系,塑强一批精品区域公用品牌,带动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协同发展等。
创新流通模式求突破
王炳南指出,建设农村商业体系,必须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把发展质量摆在突出位置上,把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作为方向。通过推进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规范化,统筹软硬件建设,补齐农村商业短板,改变农村商业落后的面貌,提高农村商业发展水平,决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决不允许在农村商业搞无序不公平竞争。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支持。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创新流通业态和模式”也作为重要内容被列入意见。
意见提到,支持大型企业开展供应链赋能。鼓励大型电商、邮政、快递和商贸流通企业以县镇为重点,延伸供应链,推广应用新型交易模式,为中小企业、个体商户提供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销售分析、库存管理、店面设计等服务,增强农村实体店铺经营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实施“数商兴农”,发展农村电商新基建。创新农产品电商销售机制和模式,提高农产品电商销售比例;培育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项目。加强部门协同、资源整合,鼓励农村电商服务站点、益农信息社、村邮站、供销社等多站合一、服务共享。
另外,意见中还提到,发展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支持邮政、快递、物流、商贸流通等企业开展市场化合作,实现统一仓储、分拣、运输、配送、揽件,建立完善农村物流共同配送服务规范和运营机制等。
在农村流通模式创新上,市场主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意见也提到要加强市场主体的培育,同时还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强规划指导,强化指导考核,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见效。
在吹风会上,王炳南对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表达了较强的信心,他表示,“我们力争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坚持市场化原则,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用不长的时间,使农村消费环境实现较大改观。”
来源:中国商报 https://www.zgswcn.com/article/202106/202106121740401032.html